国运之战!新一轮产业大迁移真要来了四川已正式公布名单
来源:亚赢app 发布时间:2025-01-09 03:54:53一是,2024年9月25日早上8:44,我国发射了一枚东风31AG洲际弹岛导弹;瞬间,全世界都安静了。
二是,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的新政策,正式策动有关产业向中西部内陆区域大规模转移(此动作,民间又称之为“新三线建设”)。
对此,业内一致认为,前者,洲际导弹是威慑,证明我有先发制人及以理服人的能力;后者,“新三线”是后手,背后是一场关于未来国运的大棋局。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上述事件再次充分表明——对外,狼豺来了有弓弩;对内,国力强盛永不休。
面对当下的全球性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在各类大压力下,众多的魑魅魍魉又纷纷跳出来搞事情和搅乱时局了,因此,“东风快速”近日牛刀小试,就是要给这些宵小一点颜色,绝对不能把我们的火气点燃,不然,你吃不了也兜不住。
其中,相关产业即将向中西部快速转移这一点,实际上与第一点有很强的关系,只是在表述上,颇显隐晦而未说得那么直白而已。
此外,考虑到一些朋友不太清楚“新三线建设”是啥意思,下面粗略地介绍一下:
“三线建设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在面对复杂国际局势时,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彼时,中国正处于冷战时期,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外部威胁和内部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三线建设应运而生,其初衷是为了应对可能爆发的战争威胁,特别是为了防范潜在的核战争和大规模常规战争的风险。
当时,中国的决策者们意识到,如果沿海和边境地区作为国家的工业、国防和科研重镇在战争中首当其冲,将极大削弱国家的持续作战能力;因此,将这些关键的工业和科研设施转移到内地成为当务之急。
具体来说,三线建设大多分布在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包括四川、贵州、陕西、湖北等地。这些地区地形复杂,具有一定的战略纵深,地理位置相对隐蔽,且远离边境和沿海,能够在敌对打击下提供较高的安全保障。
其中,三线建设涵盖了包括冶金、机械、化工、军工等在内的多个工业领域,以及科研机构和军事设施的迁移和新建。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被投入到这些地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内地工业基地网络。”
由此可见,“三线建设”,原来主要是为了有效应对彼时的激烈风云变幻和战争等最大的目的而布局的,简单来说,就为了在国防实力保护、关键型产业的守护和留存,在战略和经济发展两大方面,都做了深度的思考和调整。
——最大的目的、底层逻辑、核心功能和价值等,基本是一样的,这一点没太大变化;其中的“新”这个说法,是充分顾及到国际间产业在军工和经济等范畴的最新变化等,而规划出了一些新的要重点保护的产业内容,这跟过去不一样了,故,称其为“新”。
纵观全国,在经济角度,虽然自古以来,中国的经济一直存在着不平衡性,其他几个国家也都存在类似的情况,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基础事实。
但是,从国内而言,在上一轮快速地发展周期中,由于时代的许多红利和楼市普涨的大趋势等,彼时,很多的不平衡的问题被掩盖了,没会有那么突出和尖锐,国家和地方政府等,虽然在倡导,可是,并未严格和高强度去推动,而留下了一些空白。
然而,现在,国际性大环境不断在恶化,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全球间或区域间,由于国际趋势的不断震荡等,各国或各地区之中,产业和经济的不平衡性发展及差异等问题,都已经快速浮出水面,而极度影响着各自的新发展。
毕竟,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已经深度参与国际性的众多领域,牵绊众多,早就不是一个国家的简单事情了。
因此,我们的祖国的经济不平衡性症结,也到了要快速去破局和快速有效优化的关键时刻。
据相关统计,目前东西部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西部12省面积占全国面积的71.47%,但GDP占全国的比重却只有21.53%;而,东部沿海城市以9.53%的国土占地面积,贡献了52.13%的GDP。
也即,东南沿海及一众一线和发达城市等,因其历史积累、区域优势等等,一直以来,吸纳了许多优质的产业、企业和人口等资源,东强西弱的格局特点,已经运行和固化了许多年。
许多的优质资源,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在一线等优质城市铺垫众多,东重西轻的失衡性越来越明显,这对国内整体的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个好事,因为,从我国地图上看,东和南部区域,其地理空间比较有限,如果,再不断往这一些地方堆积,从经济学观点上讲,其边际效应,必然会逐步趋弱。
同时,中西部或北部等区域,又在等风而不来,最后必将造成东西部的不平衡问题更严重,最终会在整体方面形成重大的掣肘,这个局面,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因此,面对相对来说更加广袤的中西部区域,他们的发展空间其实更大,在增量和增速上面将能有效承接国内经济动能的深度释放。
长沙、武汉、成都、重庆、贵阳、昆明,乃至等地,在产业和经济等基础层面,几十年来在不间断地积累,已经具备了很多坚实的条件,也要一直灌注新的产业资源进来的时候了。
终究,东南西北中,一花开五叶,皆为中国经济体内的核心肌体、重要骨架、鲜活载体等,不可偏废之。
产业西迁,从整体性上看,如上面分析,能快速有效改变东西部区域的不平衡性的大格局,在实质性的产业填充上,能注入新的内容,和有效完善其骨架及血肉等,这些价值不言自明。
另外,“东厂西移”,跟随产业载体的庞大导入,还能在三个方面,产生新的价值去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据有关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青年(16周岁到24周岁)的调查失业率至少达到18%左右,而且整体呈上升趋势。
青年失业率之所以比较高,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最近几年很多东部的产业都转移到东南亚以及南亚去了,导致就业机会减少。
故而,鼓励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不但可以留住产业,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当地广大青年的就业问题,也可以分流许多跟随此类产业迁移过来的劳动力进入中西部区域,对城市而言,在提高产业GDP的同时,也能增加人口的净流入量,等等。
现在我国有很多企业都将产业转移到东南亚以及南亚,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当地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但随着大量的企业涌入,目前东南亚的人力成本也在快速上涨,比如目前越南人力成本其实已经涨到跟我国西部地区差不多。
未来这些地区的人力成本有可能进一步的上涨,如果我国一些企业盲目的将产业转移出去,到时会很被动的。毕竟这些地区的劳动力有限,大量产业的涌入必定会引起劳动力缺口。如果国内产业盲目的转移出去,到时会进退两难的。
相比于东南亚而言,我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人口,全国劳动力人口超过接近7.6亿,单是劳动力人口数量就比东南亚11个国家总人口还要多。劳动力丰富就有很大的缓冲空间。所以现在国家鼓励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实际上也是在打一个预防针。
未来中西部的整体成本有可能比东南的还要低,这样不但可以防止企业盲目转移到东南亚可能带来的风险。
最关键的是可以把产业留住,进一步巩固我国完善的产业链,进而达到保障产业安全的目的。综合各种各样的因素之后,未来东部产业逐渐向中西部产业转移是不可逆的;这不单单是政策的引导,更是市场的选择。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仍然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只是受限于居民收入比较低,这种市场潜力无法释放出来。
如果未来可以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升广大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吸引庞大务工人员回流,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就能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而把这庞大的市场给激发出来,进而也能加强内需的活力等。
毕竟,大量优质的产业资源进来,就需要空间、土地、交通、配套产业、人力资源等众多硬软性资源的支撑和加持,在中西部现有产业区域之外,必须要开拓出新的空间来消化这些新资源的流入和落地,因而在城镇化这个维度,自然就能得到新的拓展和发展。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实际上,这三点,是紧密相关的——产业资源是核心驱动要素,空间+人口资源是两大主要支撑点,最后又在产业、经济、人口、城市等方面形成了一个比较完美的具有强大内生动力的生态系统,这对于有效承接东部地区产业的转移,和推动中西部的大发展等方面,其价值重大且深远。
整体上看,在产业布局的战略纵深和引导经济动能在全国性的平衡上,都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对于这一波产业大转移的“泼天富贵”,四川已经快速行动起来了。
10月15日,四川省经信厅发布了《四川省2024年产业新赛道拟认定名单》,张开了宽阔的胸怀来主动积极接纳这一波产业流量和优质资源。
比如,为有效承接这些资源,四川已经拿出了主要涵盖六大优势产业的极具落地性的方案,主打的就是优化布局未来的产业的新赛道、新动能。
比如,已经将面向未来的9个电子信息产业+11个高端装备产业+1个能源化工产业+2个先进材料产业+2个医药健康食品/轻纺产业,以及人工智能、绿色氢能、生物技术、商业航天及卫星网络、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及无人机纳等内容,一并纳入了新的大棋局。
按上述“新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和布局,产业向中西部的新一轮大迁移,战略考量和经济动能优化调整,皆为题中应有之义,二者相得益彰,构画的就是国运持续奔腾的大蓝图、大未来!
国运的大齿轮,又再次快速转动起来了,国、城、企、家和民等等,都将深度受益。
- 上一篇: 扭转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和试验功能
- 下一篇: 柯力传感成功并购沈阳东大传感敞开高端测温新篇章
- 2024-10-14注塑行业
- 2024-10-14沙特王国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合同(中英文对照)
- 2024-10-142023年中国注塑机行业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分析报告